义乌市三举措全力抓好体验式安全培训工作


近年来,义乌市在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方面大力推行体验式安全培训,通过针对性、实景化的场馆展示和亲身互动体验,使受训者接受“一站式”安全体验教育培训,真正让受训者实现安全知识“要我学”到“我要学”的转变。目前该市已投入2000余万元,相继建成综合性安全体验中心3处,镇街体验式培训点10个,行业性体验式培训点4处。今年以来,通过安全体验式培训各类从业人员10万余人,对普及全员安全意识,提高社会群众安全参与度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。该市的做法是:

  1.统筹布局,科学设置体验场所。一是科学规划布点。该市按照“建设全市三大基地、一镇街一体验点、一村居一宣传点”的规划进行全市统筹布局。三大综合性基地即佛堂教育基地辐射义西南、北苑培训中心辐射城区街道、苏溪培训中心辐射义东北。镇街体验点目前已建成使用12个,在建2个;村居宣传点已建成使用300余个,已占全市行政村65%。二是合理设置体验项目。在佛堂、北苑两个体验式培训基地项目设置上,一切从普及事故防范知识出发,以综合性、人文性和娱乐性并重,基本涵盖了日常生产生活中各类常见事故类型和灾害现象场景,实现了以体验培训达到安全教育目的。镇街专职消防队体验点和村居宣传点的项目设置上,注重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性和有效性,如消防四小件的使用、初起火灾扑灭、疏散逃生方法等,让市民群众通过体验得到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常识。三是设置流动体验式站点。结合安全宣传“七进”活动,苏溪等镇街组织安监所、消防站,设置帐篷式火灾逃生体验培训,通过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公共场所等,切实提高企业员工、学校师生、市民群众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。

  2.立足本地,注重结合实际情况。在组织开展体验安全培训过程中,该市从事故规律特点和教训问题导向出发,将义乌及周边地区多发易发的事故类型移植到了体验式培训课堂,收到较好效果。一是设置电动车火灾现场体验。在培训中心场馆内设置电动车火灾危害展览的基础上,该市在去年11月份,组织消防部门在即将拆迁的民房楼道内,设置电动车火灾从起火到成灾的现场体验课堂,将体验式培训从场馆移植到了模拟火灾现场,提高培训市民群众的现场感受。二是设置民房“多合一”火灾模型。以前该市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,出现了大量的单通道“四层半”民房,房东出租后用于生产经营时,容易造成“多合一”情况,发生火灾后极易造成人员伤亡。为此,该市在项目设置中,专门制作了民房“多合一”火灾模型,模拟演示了从火灾初始、到火灾蔓延、再到烟气弥漫影响逃生致灾的全部过程,再讲解火灾烟雾逃生体验,使受训者掌握逃离火场的基本技能。三是设置智慧用电现场体验区。针对电气火灾多发的实际,该市结合智慧用电工作,设置智慧用电的现场体验区,模拟电气设备布设情况以及电气设备短路后产生电弧的过程。通过安装智慧用电系统后,系统后台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,一旦发现线路及设备发生漏电、短路、过载,第一时间就能发出预警信息,提示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置,起到减灾防灾作用。

  3.合作共建,分层分类开展培训。体验式培训开展以来,结合安全生产各项中心工作,发动各方积极参与,有效促进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。一是开展系列外国人安全培训。目前,常住义乌的外国人有1.5万人左右,他们参与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,但由于语言、生活习俗以及文化程度的不同,导致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参差不齐,极易使外国人成为因为安全知识普及盲区,而造成事故发生。针对这一情况,市安委办及时会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、义乌工商学院,借助外商商会、留学生协会等力量,组织开展对外国人群体开展“体验式”安全培训,以最快、最直接、最有效手段帮助外国人群体骨干,普及安全意识和防范水平。这两年来,共开展了13期,培训2500余人。二是开展学生群体的培训。属地镇街及教育局每个学期都组织辖区学校开展体验式安全培训,多层次、多角度地向师生宣传安全常识,掌握更多的自救、互救的逃生技能。市稠城一小还投入20余万元,专门建了200平方的学生体验式培训教室,有效支持学生通过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等方式,去主动学习安全知识。三是开展建筑施工领域体验式培训试点。市城管委通过体验式培训,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技能和防护措施,防止生产起事故的发生。目前,市城管委已经完成铁路枢纽管委会工地、成龙集团工地以及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工地3家体验式培训点建设,要求工地上所有人员在上岗前必须通过体验式安全培训,现已培训各类施工从业人员3000余人。

  下一步,该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在省厅、金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不忘初心,不断强化安全培训各项措施,提升社会各个层面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,让安全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,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。